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肯納、遊樂園

這天,台北的天空很藍

從沒想過,如果哪天心靈成為最嚴重的桎梏時會是怎麼樣的光景?
記得看過九把刀的一篇文章,故事內容是主角突然發現他沒辦法跟外在的世界溝通,他表達出的語句沒有人可以明白,所得到的回應與他的預期完全不同,無論回應是好與不好,主角必定很孤獨,他的世界只存在他的符號沒有人可以懂他。雖然我也時常自言自語,認為這個世界上都沒有人可以了解我的想法,自己所作所為對於別人都是異類,但在接近極端的時候卻能被高度社會化的另一個靈魂給拉回所謂的正軌。偶而不與人說話,頭低低的,看起來憂鬱憂鬱的樣子,而其實我一直都不知什麼是真正的自閉。
今天參與了醫服團的活動,第一次接觸了自閉症的大朋友。在接觸之前,腦中浮現那虛構的影像是那位大朋友頭低低都不說話,然後只玩著自己的手指不理會外在的世界的模樣。
"你好,我是.....,你叫什麼名字"大朋友第一次見面這樣自我介紹著,那一瞬間我還以為我搞錯人了,原來大朋友原來也可以如此健談。他開始聊他自己生活上的事,在路途上,他不斷重複著他生活上的事,偶而會考你記不記得他認識誰,他的同學發生什麼事。在開始時有點訝異他為什麼要一直重複著他才剛剛說過的話,慢慢地,我發現這是他表現善意的一種方式,當他不斷重複著他的生活瑣事時,那就是他想展現他與你產生友誼的一種方式。聊聊天,聊些學業,聊些八卦是我們展現善意的方式,而對大朋友,這種方式可能就像在泥淖中掙扎,用最奇怪的方式表現善意真是痛苦的事。於是他們的行為就被別人覺得奇特,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詮釋這個世界,也許這樣被稱為自閉。
我試著重述他的話,即使他一在的問同樣的問題,我也要用一樣的笑容和答案來回答他。漸漸地,我似乎能慢慢與他溝通,在許多互動中我能感受到他想表達的善意,他問我"銘鴻哥哥,我今天有沒有很乖""你不要走開,我會怕"。在這當中,我能明白他那種怕不被了解的感覺,而我們需要的是聆聽他的想法,注重他的感受,如果沒說話也要能從他的行為中獲得一些訊息。
過去聽到一個理論,人的語言只佔了整個溝通的百分之七,而其他部分由肢體動作以及外在決定。而這些大朋友們欠缺了我們社會價值觀下所注重的百分之七,以致於被認為異類不被接納

今天,我試著並成功的接納了一個大朋友。感覺很不一樣